福建省机械工程学会开展福建省科技志愿服务民营企业发展莆田专项活动
浏览量38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2025年7月19日,由福建省科普服务中心指导,福建省机械工程学会主办,莆田学院承办的高端装备∙数智赋能:机械工程学科的未来发展路径学术论坛暨企业技术调研咨询专项活动在莆田举办。福建省机械工程学会与莆田学院共同组织专家团队,赴莆田市开展企业调研交流活动。调研组深入走访当地三家重点企业,通过实地考察、技术交流等方式,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当天上午,在福建海山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爱萍首先向专家团队系统介绍了企业的核心产品与技术优势:重点展示步履式工作平台在高原桥梁检修、地质灾害救援等复杂场景的作业能力,以及非破坏挖掘抽吸车应用于城市地下管网改造的“无开挖”施工技术,并通过青藏铁路抢险、厦门市政工程实战案例视频凸显产品性能。
随后,专家组深入装配车间实地考察,面对非破坏挖掘抽吸车,专家们紧盯开启的车体,深入探究内部抽吸装置与管道布局,聚焦 “无开挖” 施工技术在城市地下管网改造中的应用原理,围绕青藏铁路抢险、厦门市政工程等实战案例,交流设备在极端工况与常规工程里的性能表现,从机械构造细节到场景化应用实效,全方位解码企业核心产品技术优势,为后续技术交流与产业合作筑牢观察基础。
在福建海山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专家组针对非破坏挖掘抽吸车的高原适应性等技术需求进行了深度讨论,并表示将征集专家团队对相关技术难题提供专项支持。
带着对特种装备技术攻关的思考,专家组随即前往福建省欧麦鑫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实地验证。在福建省欧麦鑫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考察过程中,专家团队走进企业车间,对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查看。在一处工作台前,专家们拿起易拉罐盖样品,仔细观察其细节,与企业相关负责人就产品的工艺标准、质量把控等问题展开深入交流。
随后,专家团队来到自动化生产设备区域,认真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针对企业的产线自动化改造需求,专家团队重点对工艺升级展开现场诊断。
在屹立砂轮磨具有限公司,总经理林丽娜向专家组展示高端砂轮在航空航天精密零件加工中的应用效果;实地考察混料车间时,专家组发现树脂加热挥发异味、粉尘收集效率不足等环保痛点。同时结合行业前沿环保技术与企业实际生产条件,从改进树脂加热设备的密封结构、引入低温环保树脂替代方案,到升级粉尘收集系统的风机功率、优化收尘罩布局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与建议,为企业绿色化生产改造指明方向,助力企业在环保合规与高效生产间找到平衡。
下午学术论坛邀请了同济大学陈明教授结合社会现状,作“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发展现状、挑战和解决方法”的特邀报告,从发展现状、时代背景,以及人才需求方面介绍了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后期的专业建设和改革指明了方向;厦门大学周伟教授则作了题为“功能微结构激光微纳制造技术及应用研究”的特邀报告,阐述了功能微结构激光微纳制造技术及其它的应用领域,为加快激光微纳制造技术应用提供新思路、新思考;宇数科技技术负责人高子越通过人形机器人展示进行了“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的特邀报告,分享公司在开源开发与生态构建做出的贡献,表达人机融合相关理念;莆田学院王宗鹏教授进行了“激光浅表面处理技术在电催化析氢领域的应用”学术报告,分享了其在激光浅表面技术于电催化析氢领域的应用的研究,包括电催化、氢能储能等背景,以及超快激光处理材料的技术、效果和应用。
图为同济大学陈明教授作报告
图为厦门大学周伟教授作报告
图为宇数科技技术负责人高子越作报告
图为莆田学院王宗鹏教授作报告
在高校机械学科介绍环节中,厦门理工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院长李文望教授、武夷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院长郭波教授先后介绍各自学校的机械工程专业学科发展情况,充分展现在机械学科发展方面的努力。
图为厦门理工学院李文望教授介绍机械学科情况
图为武夷学院郭波教授介绍机械学科情况
此次活动不仅加强了学会与企业之间、与各高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也为推动莆田市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注入了新动能。未来,福建省机械工程学会将继续发挥桥梁作用,整合高校与科研机构的资源优势,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地方经济贡献力量。